更新时间:2025-08-28 04:03:03
第一集一开场就有剧情设定的问题 鬼子都要攻上山了,排长还让大家挨个报数,然后跟所有人交代去哪里会合,这种事不应该是早就交代好的吗?敌人都到跟前才开始交代是不是太迟了?
其次,上山那么多鬼子能被伏击消灭,其实有点牵强,但是既然消灭了,那第一时间要做的是从鬼子尸体上夺取一切可以用的武器、器具、食物等等,抗联战士在鬼子搞了集团部落后,对物资的缺乏的严重程度,剧本作者显然是知道的,所以一开场第一幕就拍了从鸟粪里找谷粒的桥段,但是排长居然不急着去打扫战场,却能第一时间坐下来抽烟,而枪杆子断了的战士居然不赶紧去再找一把枪带上,然后鬼子突然就又来了,只得仓促逃走
女孩偶遇老冯头,然后老冯头去集团部落里找女孩母亲,然后母女冒死相见,这个设定也多少有点刻意,因为不太好解释的就是,为什么女孩能还留在后山,如果按老冯头和女孩约好了来设定,其实也有点不太符合电视剧里的剧情,因为老冯头在开口前似乎还犹豫了一下。所以应该按老冯头临时起意来解读剧本设定,但如果是那样,为啥女孩就待在后山没走,还能遇到自己母亲
抗联战士各个身手不凡,这个设计不能说很不合理,但也多少有点牵强,熟悉抗联历史的人都知道,冯仲云魏拯民都是大学生,他们这些读书人是为了国家民族毅然放下书本走上战场的,但是,一腔热血并不会直接带来一身武功,而且电视剧设定抗联战士在陷入各种困境都能用不凡的身手打开局面,也过于重复了,感觉有庸俗化处理历史的倾向,不够严肃庄重
这个电视剧,似乎有参考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抗联题材老电影《归心似箭》,支线剧情不是不能有,但是支线剧情得能和主线剧情连起来,要么交代东北被奴役的老百姓生活的苦难,要么展示沦陷地区的百姓坚持抗战的意志,甚至如实展示那些投靠日寇甘当汉奸走狗的丑恶嘴脸也都是有历史感的处理方式,但这个剧安排的支线,多少有些飘忽,一不小心就把支线剧情变成了跟抗战的主题脱离较远的番外小故事了
高满堂先生早年确实创作过很多精彩的电视剧剧本,尤其是脍炙人口的《闯关东》,但是近些年不少剧本开始出现注水感比较重的问题,比如《运河风流》,基本有种想到哪就编到哪的感觉,这部剧的编剧阵容里,高满堂先生又是和之前一起写《运河风流》的那位一起合作操刀剧本,我个人怀疑,剧本主要就是后面这位写的,高先生只是大概挂了个名,没有下功夫去参与创作
选角也有些不足,蒋欣的角色驾驭得不太好,还是有些演甄嬛里华妃的感觉,如果是秦海璐、宋佳这些东北籍女演员,演绎得应该会更准确。其他角色多少也有念词的生硬感,但是蒋欣可能是最明显的
东北抗联题材影视剧不够多,东北抗联历史相对而言,也是被科普得不够的,这就更加需要每个影视工作者都能严肃对待的自己工作,尤其是东北的主创,希望这部剧能抛砖引玉吧,下次能有人拿出创作《南京照相馆》的那个工作态度,做一部关于东北抗联的真正好戏,或者好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下一篇:追寻“道”的过程